首页 电力 大唐湖南分公司官网(大唐湖南分公司领导成员组成)

大唐湖南分公司官网(大唐湖南分公司领导成员组成)

电力 2024-04-06 02:49:42 925 能源网

“七标,你和株洲(电厂厂长)于文标比一比!”这是2003年视察耒阳电厂时,时任大唐集团副总经理刘顺达对时任厂长肖其标说的一句话。当时,工厂刚刚并入大唐集团,“标杆”一词以其新鲜感和领导幽默的表达方式震撼了莱顿人们的心;从此,“对标”进入莱顿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湖南首家百万级热电厂、大唐湖南分公司首家一级企业、集团公司先进单位、和谐文化示范基地。八年来,“对标”管理在莱顿开辟了一段传奇。

注重细节,拓展对标管理深度

2003年,首次接受集团化管理的耒阳电厂无法接受集团公司下达的“苛刻”的安全生产指标。其中,“机组零不停运行”简直让他们难以置信:耒阳电厂的机组烧的是劣质无烟煤。生产初期,每年都会发生数十次锅炉管爆裂、火灾扑救事故。怎样才能达到零不停的标准呢?投诉原因无果后,他们只好照办。经过一年的对标挖潜,结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投产以来困扰该厂的锅炉爆炸、火灾事故次数以两位数的速度减少,老机组不停机次数减少至2次,创历史新高以便机组投入运行。自那时以来的最佳水平;新投产机组实现零不停。雷电人意外地第一次感受到了标杆管理的魅力。

大唐湖南分公司官网(大唐湖南分公司领导成员组成)

看似微小的指标,实际上反映了整个工厂的生产经营状况。指标管理好,就能把握一年的发展趋势。此后,耒阳电厂的对标管理首先针对的是最基础、最基础、最根本的生产经营指标。

每天早上8点20分,耒阳发电厂发电部的小会议室就热闹起来。准时来到这里集合的,有来自发电部、技术装备部、燃油管道部、燃油运输部的专业人士。他们关心的,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查看过去一天的生产指标。“哪个指标不正常,原因是什么,谁负责,如何整改?”主持会议的发电部副部长赵德德组织与会者仔细分析,不敢漏掉任何一个。除了每日的指标验证会议外,负责节能工作的他每月还有两次不可动摇的会议必须参加:每周一的周指标分析会议——厂长、运营副总监、生产运行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分析当周生产经营指标,汇报对比全省动力煤市场、电力市场、电厂情况;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名全厂领导、行政部门官员及相关人员参加。

基准测试是每天逐步进行的。在如此紧张的对标节奏下,工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2006年至2009年,该厂单位利用小时连续四年位居湖南统一火电厂第一,供电煤耗每年以10克/千瓦时的速度下降;其中,2005年,单位供电煤耗、发热量分别下降10.97克/千瓦时、1316千焦/公斤,利润实现大逆转。亏损1亿转盈利4000万;2007年,所有机组实现零不间断,这将成为现实。

注重创新,丰富对标管理内涵

对标管理如何取得有效成效并形成长效机制?2003年以来,耒阳电厂通过了“三标合一”认证,开创了问题管理、偏差管理、项目管理的管理探索模式。如果说三标认证为对标管理奠定了基础,那么这一系列管控模式则为对标管理的跨越插上了翅膀。工厂问题管控方法荣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偏差管控模型荣获湖南省2009年度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创新奖二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目标一定要可控,不能等到年底才盘点,一看指标就惊出一身冷汗,离标准值太远了,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做什么都行!”这是耒阳电厂厂长周有兴,他常说,耒阳电厂的偏差管控模型就是基于此推出的。这种不断针对对标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的精细化管控模式,由四大系统支撑:

指标监督体系。以2010年为例。2009年底,该厂开始组织调查,对动力煤市场、电力市场、发电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发行了《耒阳发电厂2010年经营指导书》。指导手册充满了责任。不仅明确了2010年的经营目标,还将目标分解到每个月、每个周、每个部门、每个人。随后,2010年,该厂运行管理网络系统立即刷新,系统中安全、生产、财务、计划、物资5个系统指标和责任人矩阵更新至2010年;继电力供应和煤耗指标后,相关因素多达33项,每一项都落实了目标值、偏差核查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目标和责任一目了然。机构管理和控制体系。包括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三大标准,如“日指标、周成本、月利润”的分析体系,确保各项指标可控。

分析和评估系统。分析评价是分析实际指标与操作指令的偏差。一是用鱼骨图法,从人、机、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原因、责任、对策,环环相扣。二是分析原因,重点分析主观原因、人为原因和领导原因;三是根据市场和电厂发电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对策和目标,确保经营管理健康运行。

跟踪和评估系统。跟踪考核制度根据日、周、月“三查”偏差情况建立“三步走”考核机制。督导工作实施第一步,发出督导通知书并限期完成;第二步,落实核查措施,对整改不力的责任人进行“澄清”,并将结果公开进行评估;第三步,对偏差责任人进行问责,并根据偏差等级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考核。

“耒阳电厂偏差管控体系囊括一切指标、管理一切工作、动员一切人员。”管理专家表示,它“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将简单的事物标准化,将标准的事物数字化,其动态对标和持续改进的思想,是对标管理的拓展和创新”。

10月,耒阳电厂综合成绩取得一级,继9月排名第8位后上升两级,在集团公司60万容量以上火电机组中排名第6位。18项指标中有14项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应急管理、发电量、供电标准煤耗、技术监控、信息管理、电热费回收循环等6项指标达到全国最好水平。集团公司。

专注创造,提升对标管理境界

对标有多高,对标管理的境界就有多高。2010年,集团公司董事长刘顺达用“对标挖潜、对标争一流、对标创造”形象地阐释了对标管理的三个境界。董事长的这一理念,实际上勾画出了耒阳电厂对标管理的轨迹,也为该厂提升对标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标挖潜,耒阳电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制定了下一个目标:成为集团公司一流企业。

耒阳电厂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对标工作:一是修订标准,对工作制度等进行全面盘点,对工作流程进行表格化,包括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如何做等。要做到什么程度。具体来说,写入系统,细化到各个岗位;二是利用集团公司打造一流管理平台,定期召开分析会议,动态对标一流指标;第三,寻找集团体系内与工厂相当的一流企业。电厂作为“标杆”,与“标杆”进行比较,不断寻找差距,修正差距,坚守“标杆”毫不放松;四是对影响一流创建的“问题”实行项目管理,分管厂领导担任“项目经理”。完成重点任务。

2007年,耒阳电厂如愿以偿,成为集团公司一级企业。一流排名位居集团公司第四位,实现湖南分公司一流突破。

“我们的对标管理,既要跨越集团公司设定的对标潜力线、坚守对标一流线,又要直指对标创建线。”在带领员工创建集团一流企业的同时,周友兴也在默默打造标杆创建线。2007年,工厂成为集团公司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基地,2009年,工厂再次荣获这一荣誉。雷电和谐文化正在成为系统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杆。两年来,已有400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2010年11月,该厂检修部员工参加深圳妈湾发电厂5号机组检修。此行,他们不仅带来了精兵强将,还带来了《耒阳发电厂和谐文化手册》人。在妈湾大修施工现场,耒阳电厂标准化的检修流程、精良的管理风格、丰富的文化场地布置,不仅吸引了同行检修队伍前来学习,也赢得了该厂业主——妈湾电厂的关注和好评。宣传部门、设备部门、安监部门前来学习汇报,雷电文化成为妈湾检修现场一道绚丽的风景。耒阳电厂安全监察部员工李阳作为本次外检修安全员,获得妈湾电厂安全监察部及机组检修指挥部颁发的安全表彰令。妈湾发电厂外部维护表彰令尚属首次,李阳也因此成为妈湾电厂首位获得外部工作奖的外部开发员工。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就必须找到比自己更强的假想敌来发展和激励自己。”对标管理正在激励雷电人寻找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