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阳能 薄膜光伏前景(薄膜光伏技术)

薄膜光伏前景(薄膜光伏技术)

太阳能 2024-04-24 02:59:41 462 能源网

11月初,美国“双假”事件刚刚尘埃落定。反倾销调查之后,欧盟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2012年的冬天对于曾经繁荣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最寒冷的。冬天。不过,近日在北京召开的汉能控股集团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却传出好消息:截至2012年12月,其薄膜太阳能年产能已达3GW,这标志着其产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发电大国。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公司。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和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

业内人士分析,汉能的突然崛起向中国光伏产业发出了强烈信号。薄膜太阳能或将成为产业转型方向,以科技驱动未来的汉能也将引领行业集体突破。

薄膜突起分布式发电逐渐成为主流

“如果晶体硅是黑白电视,那么薄膜就是液晶电视。”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这样形容。由于薄膜太阳能具有轻质、可卷曲等特点,薄膜技术在建筑一体化和分布式光伏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短短三年时间,薄膜光伏太阳能市场份额从5%跃升至15%。在未来新能源发展产业中,薄膜太阳能潜力巨大。

从国外应用经验来看,分布式发电是光伏发电应用的主要形式,欧洲大部分国家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比例超过80%。未来,随着更多家庭通过薄膜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自给自足,甚至向电网供电,目前主要消耗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据悉,国内选择薄膜路线的光伏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出于规模和核心技术的考虑。与晶体硅不同,薄膜不能仅通过购买设备来生产。相反,它们需要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资本投入。同时,还需要像美国FirstSolar那样实现2GW以上的产能,以降低成本。

薄膜光伏前景(薄膜光伏技术)

对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李河君表示,目前,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仍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同时,薄膜和晶体硅的应用市场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薄膜市场不仅没有过剩,才刚刚开始。

中国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创新转型

汉能的崛起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有关专家介绍,“双反”意味着两次改变。一是光伏市场由国际向国内转变;二是国内光伏企业基于晶硅技术的产业结构转型。在这场转型中,技术和成本是光伏行业制胜的关键,而薄膜将是应对“双反”的途径之一。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一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两端在外”:高纯多晶硅需要从国外进口,光伏组件和电池90%以上出口到海外市场。因此,在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低迷等贸易壁垒加大的背景下,90%以上依赖国外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面临量价齐跌的局面,整个行业都陷入了困境。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消息,我国80%的多晶硅企业已停产,行业亟待转型。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波产业升级浪潮中,核心技术是决定企业是否被淘汰的关键。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渡过这次危机,顺利完成产业转型,否则就会被淘汰。

Solibro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转化率达到14.7%,位居全球第一。对于汉能来说,完成对德国Solibro的收购后,汉能已经走在了全球薄膜技术的前沿。通过技术收购和自主创新,汉能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到15.5%。

全球平台上的技术融合与创新,让汉能在本轮危机中展现出技术驱动的前瞻性优势。目前,一场拯救中国光伏产业的大行动已经展开。无论是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支持,还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免费接入国家电网,美丽中国的战略方向都向我们展示了,以汉能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光伏企业或将引领行业的发展。中国智能制造成功转型,最终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