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阳能 逆变器王一鸣(最强逆变器)

逆变器王一鸣(最强逆变器)

太阳能 2024-03-12 20:53:43 11 能源网

逆变器在光伏行业中占有非常核心的地位。左手接光伏,右手接电网和储能。逆变器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能源能否用得起、顺利并网。而且,在单个光伏系统中,光伏硅组件占成本的50-60%,逆变器占成本的8-10%。逆变器的质量决定性地影响其能否并网、能否储存能量。

因此,新能源巨头普遍选择大型逆变器。

太阳能发电是基于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基本原理是将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磷原子掺入硅中,形成N型半导体。在最外层掺杂3个电子的硼形成P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形成P-N结。当阳光照射到P-N结上时,电子从P型流向N型,形成直流电流。然而,直流电需要转换成交流电进行传输,这就需要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PVInverter)是一种能够将光伏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DC)转换为工频交流电(AC)的装置。它采用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调节电压波形,将太阳能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中国在光伏逆变器行业拥有绝对主导地位。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逆变器企业中,中国占据六席。华为和阳光电源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阳光电源与华为的差距已经很小了。

逆变器王一鸣(最强逆变器)

全球前三名中,阳光电源出货量同比增长最为猛烈。

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增至185GW,同比增长40%。华为、阳光电源、SMA(德国太阳能技术公司)位列前三,出货量分别为41,751MW、35,041MW、13,100MW,同比分别增长48.5%。%、104.4%和24%。阳光电源同比增长最快。由于美国打压华为全球供应链,2020年华为退出美国市场,导致华为光伏逆变器出口市场份额下降6.71%。阳光电源等巨头瓜分这个市场,阳光电源在逆变器领域位居榜首。之王。

用逆变器赚钱

阳光电源2020年营收192.8亿元,净利润19.5亿元,净利润率为10.13%。

阳光电源2020年营收最高的行业是光伏产业,占比83.09%,储能产业占比6.06%。从产品来看,电站投资开发收入占比最高,为82亿元,占收入的42.66%;位居第二的产品是光伏逆变器及其他电力转换设备,营收75亿元,占营收的42.66%。38.97%;其他产品包括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光伏电站发电等,约占营收的19%。

光伏逆变器是阳光电源最具优势的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达27%。已经是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

您如何评价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的品质?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2020年组件与逆变器融资价值报告》报道,阳光电源被所有参与评估的银行机构认定为“可银行融资”公司,这意味着使用阳光电源逆变器的光伏电站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这是因为海外2B市场销售主要依靠融资。如果无法获得融资,海外市场主体就很难有动力购买光伏设备。从销量来看,在海外2B市场,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

除了光伏逆变器外,阳光电源的风电变流器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已跻身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韵达股份、中车风电等国内前十大风电设备制造商行列。开展了批量合作。2020年,阳光电源风电变流器出货量为16GW,同比增长3.5倍。

风电和光伏发电实际上都是自然能源。输出功率取决于天气。输出功率非常不稳定。其中很多不能满足并网要求,很多会被浪费。这就是储能系统发挥作用的时候。如果通过储能系统存储风电和光伏发电,则可以向电网输出稳定的电力,也可以用于其他场景。

储能系统方面,阳光电源增长迅速,2020年营收达到11.68亿,同比增长115.17%。2020年海外电化学储能(不含户用储能)方面,从电量排名来看,阳光电源超越比亚迪、南都电源等巨头位列第一。储能转换器出货量方面,阳光电源超越比亚迪。科华等巨头排名第一。

收入逐年翻倍增长

阳光电源的营收增速非常快。2018年至2021年Q1,同比增速分别为16.7%、25.36%、48.38%、81.21%。2018年至2020年,收入几乎翻倍,从103.7亿元增至192.9亿元。

阳光电源的产品毛利率较高。

毛利率最高的产品是光伏电站发电,毛利率为61.99%,用3.74亿元的收入贡献了2.32亿元的利润。

其次是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毛利率为35.03%。

风电变流器是阳光电源继光伏逆变器之后新的增长点。2020年,他们占营收的7.34%,贡献了14.1亿营收,是2019年营收的4.81倍,同比增长381.63%。极快。风电变流器毛利率达到24.63%。

电站投资开发毛利率较低,为9.49%。电站投资使用的光伏逆变器主要为自备。阳光电源并不知道投资开发电站是低利润产品,但这却是刺激光伏逆变器出货的一种方式。

所以产品比例已经在调整。2020年,电站投资开发收入占比为42.66%,较2019年的61.06%下降20个百分点。同时,电力变换设备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28.06%提升至38.97%。

逆变器、转换器、电控是三大核心产品

作为镇流器,光伏逆变器产品在2020年将不断问世。2020年,阳光电源推出新版本SG3125HV集中式逆变器,可降低电站LCOE(平准化能源成本)约3%,并且更好支持光伏与储能并网,完善电网支撑。阳光电源还推出了家用三相逆变器(三相电由三个同频率、等幅值、相位差120的交流电组成)。产品功率覆盖8KW-25KW,将于2021年3月推出。采用SG320核心,最大功率352KW,是全球功率最大的组串式逆变器。对于100MW电站,SG320HX解决方案可节省系统成本超过1020万元,度电成本降低2%。

阳光电源逆变器具有低压穿越、零电压穿越、高压穿越能力。当电网出现问题时,能够适应电网电压变化,保证光伏系统不会大规模脱网,造成事故扩大;同时,逆变器内部集成快速功率控制模块,以小于30ms的无功响应实现快速调度要求,无功功率更强,支持虚拟同步发电技术VSG,实现逆变器对电网的主动支持电网;集成的直流储能接口无需后期修改。同时逆变器支持反向充电,并使用储能设备进行连接。发电侧以多能互补为平台,实现光伏电站调峰,平滑光伏电站出力,提高电网稳定性。耗电端采用智能光存储。以微电网为平台,通过储能实现峰谷平衡,提高光伏消纳能力,实现精准供能。

风电变流器是阳光电源新的大杀手。目前,阳光电源风电变流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3%,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出货量16GW,2020年全球新增出货量98GW。

风电以实惠的价格并网已经是一种趋势。这推动了风电整机企业的降价浪潮。整机价格从2021年1月的3200元/KW下降至7月的2400元/KW。但同时,2021年金属材料的上涨也推动了发电机组的增长。成本显着增加。风电变流器也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问题。目前电网上的变流器型号为690V变流器,成本降低空间有限。阳光电源基于三电平变流器技术,研发出三电平风电变流器,可将电压提升至900V和1140V,提高系统传输效率,降低电缆成本。

与此同时,大兆瓦风电时代即将到来。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预测,2035年全球海上风机平均电机容量将达到17MW。2020年阳光电源推出风冷单机功率最高的5MW双馈变流器在中国。到2021年,阳光电源三电平风电变流器已实现双馈领域3-10MW、全功率领域3-10MW。3-15MW。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部件是电机(驱动电机)、电控(电驱动控制器,控制车辆的速度、前进、后退等)、电池。2017年起,阳光电源进军电控系统。阳光电源电控能耗低,效率高达98.5%。据NE时报数据显示,阳光电源2020年电控系统出货量为套,位列2020年中国电控企业前十强。2021年2月,阳光电源电控排名中国第四,仅次于三大整车厂商特斯拉、富迪动力(比亚迪旗下)、蔚然动力(蔚来旗下)成为出货的第三方电控供应商。数量第一。2021年5月,阳光电源国内电控市场份额为6.2%。广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五菱宏光MINIEV采用了阳光电源EC11电控。由于阳光电源不生产新能源汽车,因此不会对其他汽车制造商构成竞争威胁。在新能源专用车领域,阳光电源电控市场份额超过30%。

半导体供应链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太阳能跳出了光伏逆变器的窄轨,正在投资电站、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电机、风电整流器,但分散了单一光伏行业的风险。

然而,阳光电源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芯片缺货。

全球IGBT短缺的情况将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缓解。对于现有主流厂商的IGBT产能情况,根据阳光电源的交流纪要,供应商将优先考虑阳光电源。事实上,短期内IGBT短缺对阳光电源来说是件好事,因为阳光电源可以调整价格。

光伏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2021年硅材料价格涨幅超过141%。不仅硅材料上涨,功率半导体也在涨价,上游企业想方设法地向下游企业薅羊毛。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1960年发明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逆变器实际上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反转过程需要电力。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就是逆变器的效率。这种效率,以及安全性、稳定性、负载适应性和核心功率都与半导体器件MOSFET密切相关。

但在高压领域,MOSFET的功率损耗会急剧增加,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增大MOSFET的尺寸,成本就会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0年,美国半导体科学家B.JayanBaliga发明了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结合了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GiantTransistor,功率晶体管)的低导通压降的优点,在电压600V以上的应用中具有非常低的功率损耗。

全世界都面临着功率半导体芯片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新能源行业。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充电桩的蓬勃发展,以及疫情的反复,使功率半导体及相关芯片的供应面临巨大风险。虽然国内已经有一些芯片厂商,但仍无法满足阳光电源的性能指标要求。

新能源巨头纷纷向上游挺进。比亚迪即将发布IGBT6.0芯片,深耕新能源产业的比亚迪半导体也筹划上市。不过,阳光电源目前还没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自研计划。

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约占逆变器成本的15%。功率半导体巨头英飞凌于2020年6月宣布,MOSFET预计将有一定增幅,英飞凌MOSFET和IGBT产品的交货期高达52周。功率半导体巨头IGBT增加20%,将使阳光电源逆变器成本增加3%。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短缺将使得2021年下半年光伏逆变器的供应仍然相对紧张。

此外,光伏逆变器市场65%为组串式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商业屋顶、农场等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30%为集中式逆变器(产品转化率高)效率高、电网友好性强、安全可靠、经济,能适应高寒、低温、高海拔等各种环境,广泛应用于沙漠、高原等大中型光伏发电系统、商业屋顶,其余为户用光伏逆变器(广泛应用于住宅屋顶、庭院等家庭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一体化解决方案(适用于高寒、低温、高海拔场景)等。

阳光电源是集中式逆变器的领导者,但组串式逆变器才是未来。专注于组串式逆变器的锦浪科技市值一年内增长了五倍。

赛道上的细分冠军值得投资

值得投资。首先,逆变器行业是一个好行业。2020年,根据逆变器厂商年报显示,2020年逆变器厂商净利润同比增长82.2%,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14.7%。其次,阳光电源是一家好公司。阳光电源2020年ROE为20.36%,高于逆变器厂商平均ROE。在WIND电气元件及设备行业分类中,2020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阳光电源的ROE排名第四。

其次,追随基金的脚步,截至2021年6月30日,持有阳光电源股票的基金数量处于历史第二高水平,为256家,持有.87万股,占总股本的10.62%。同期,其他全球前十大中国上市逆变器制造商中,锦浪科技持有股权基金数量为53只,上能电气持有股权基金数量为6只,持有股权基金数量为6只。固德威为42。逆变器厂商的选择从资金的节奏就可以看出。

在碳中和、碳达峰时代,新能源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未来黄金赛道。目前全球水力发电占比仅为17.5%。而且,从2008年开始,逆变器的应用已经达到13年,逆变器的寿命一般不超过20年。未来几年逆变器产品更新换代浪潮即将到来。因此,本文认为阳光电源作为新能源黄金赛道的细分冠军,是一个不错的资产配置方向。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