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阳能 阳光电源发展(阳光电源概念)

阳光电源发展(阳光电源概念)

太阳能 2024-03-23 21:17:18 398 能源网

阳光向地球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阳光使空气移动形成风。我们拥抱温暖,感受微风拂面。阳光电源将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人人都能享用的清洁电力。

21年来,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阳光电源,从几万元成长为百亿规模的大企业;从几个人的小团队到近3000人的大团队。在此期间,光伏产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多次危机。尚德、SV等行业巨头纷纷倒下,而阳光电源却在磨难中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头。自2015年起,阳光电源逆变器出货量首次超越多年位居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德国公司SMA,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

租个澡堂子创业,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巨头

在创办阳光电源之前,曹仁贤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三十岁时,曹仁贤选择离开稳定的教职,在学校对面的澡堂旁租了两间房间开始创业。

“我离开学校的时候,大家都骂我,都摇头。他们说,小曹,没人敢走这条路,你在大学教书,做科研。”曹仁贤说道。当时存在一些质疑者,大多数中国人对什么是太阳能发电还没有直观的认识。然而,当时国外光伏发电已经蓬勃发展。当时,曹仁贤坚信新能源将成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逆变设备都是阳光电源提供的,尤其是中国大量的电站,无论是西北的大型地面电站、东部的屋顶电站,还是家庭光伏。“很多设备都是我们提供的。”曹仁贤说,同时,公司也促进了全球产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全球清洁能源接入设备的成本。“虽然有些厂家和业主并不使用我们的产品,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和领导,我们的许多竞争对手的产品也出现了大幅降价,这使我们的能源投资者和消费者受益。”

经过多次行业危机,我们始终能够逆势而上。

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与其他公司的跨行业、多元化扩张相比,阳光电源的发展和扩张是围绕主业展开的。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从光伏逆变器、从风能转换器到电站,再到储能系统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似乎每一次业务拓展都可谓恰逢其时。

事实上,阳光电源这些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此期间,公司经历了光伏行业的多次危机。许多行业巨头没能经受住风雨雷电的打击,中途倒塌。而阳光电源却依然屹立不倒。每一次行业危机时刻,阳光电源都能化险为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电站融资困难,欧洲部分国家支持政策突然刹车,导致行业需求下降。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产能过剩期,产品价格快速下跌;2011年,我国光伏产能出现产能过剩。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又受到欧债危机和欧美“双反”的冲击,行业普遍遭受损失。然而,阳光电源作为光伏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却逆势成长。公司营收从2008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74亿元。2008年公司净利润仅为821万元,2011年增长到1.73亿元。

将“煤矿沉陷区”打造为最大漂浮光伏电站

光伏扶贫是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作为全国率先推动光伏扶贫的企业,阳光电源一直积极创新,针对不同的扶贫项目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除村级电站解决方案外,阳光电源户用电站解决方案还广泛应用于光伏扶贫项目,如全国首个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合肥肥东县长林河镇、全国首个PPP光伏项目安徽省岳西县项目。扶贫项目等。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还专门考察了光伏扶贫项目,高度肯定了阳光电源为光伏扶贫项目做出的贡献。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在为国家提供能源的同时,该地区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潘集区因煤炭开采导致土地沉陷8.4万亩。如何利用沉陷区丰富的水面资源,变废为宝,是潘集区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的努力下,该地区重新焕发了生机。昔日的“采煤塌陷区”成为如今的“水电站”,不仅创造了绿色能源,还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这与阳光电源对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创新光伏应用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密不可分。

据介绍,淮南市潘集40MW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作为阳光电源在行业内首个“大型水面光伏电站智能解决方案”概念,在材料配方、漂浮式光伏电站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研发。结构、浮动电站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球最大的浮动光伏电站已成功并网发电。同时,年产800MW先进浮体项目在淮南完成一期建设并正式投产,加快淮南、淮河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再利用,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建设强融合。

阳光漂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福勤近日在二期领跑者计划地面光伏电站交流会上表示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公司的漂浮产品和漂浮系统集成经验,携手共进走出去,共同建设中国光伏产业。公司新名片通过新型漂浮光伏技术守护碧水蓝天。

业绩快速增长,实际控制人未减持。

被誉为中国光伏企业“最痛苦时期”的2011年,阳光依然稳健发展,并于当年完成了资本市场融资。2011年11月2日,阳光电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上市以来,公司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营收规模从2011年的8.7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8.86亿元,增长9倍多;净利润从2011年的1.7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24亿元,增长近6倍。如果以十年为周期,阳光电源的业绩更加亮眼,成为老牌光伏企业中唯一一家连续多年保持盈利的企业。

谈及近期公司股价表现不佳,阳光电源董事长兼总裁曹仁贤表示,一是由于531光伏新政的影响,二是国家大环境的影响。“不过,我对公司很有信心,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卖过一分钱股票。而且去年员工持股即将倒挂的时候,我又增持了近900万股。”曹仁贤表示,作为一个想要长久经营、有强烈使命感的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进一步巩固自身价值,进一步扩大业绩。

去年7月13日,曹仁贤通过配偶账户大宗交易增持892.57万股。单价为11.95元/股,耗资1.07亿元。涨幅较当日收盘价上涨10%。股份卖方为阳光电源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当时,该计划因股价下跌而濒临亏损。也就是说,曹仁贤花费1亿多元接管了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并让员工赚取了10.5%左右的收入。曹仁贤也被称为“中国好老板”。

阳光电源发展(阳光电源概念)

光伏新政不会造成市场大幅萎缩

公司销售目标维持不变。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光伏产业经历了多轮行业危机。最近的一个就是531光伏新政。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号文,暂停普通地面电站配额发放,限制分布式光伏规模,降低并网发电量。光伏电站电价。这带动了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按下“急刹车”。恐慌情绪蔓延至二级市场,光伏行业相关个股连续多日大幅下跌,阳光电源也未能幸免。

对于光伏新政策的影响,曹仁贤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光伏市场会有所萎缩,但不会大幅萎缩,因为已经接近平价了。面对新政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曹仁贤表示,公司在保证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开拓美国、印度等国外市场,同时协调一些多元化业务,比如电动汽车、他表示,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呈上升趋势;储能项目去年下降,今年大幅增加。公司储能业务今年应该能实现销售额5亿,明年突破10亿。“虽然利润增速可能放缓,但公司今年的销售收入目标没有改变,收入目标过百亿,我们充满信心。”曹仁贤说道。

五年内海外收入占比将达40%

阳光电源产品已批量销往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等50多个国家。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在全球市场已实现逆变设备累计装机容量6800万千瓦,每年通过阳光电源逆变设备生产的清洁电力达到900亿千瓦时。目前,海外市场约占阳光电源销售收入的15%。曹仁贤表示,海外市场收入必须占公司总收入至少40%,这样才能真正抵御各种风险。公司的目标是五年内将海外收入占比提高到40%。

对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曹仁贤表示,“对公司会有一些影响,但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在这种逆境中生存下来。永远征收10%的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会等待不收费的那一天,我们有耐心,也有办法进一步降低成本,如果你收费10%,我还能卖给你。”因此,公司需要进一步升级,降低成本。同时,该公司已在印度设立工厂,必须尽快生产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印度太阳能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巨大。它是全球最受关注的光伏市场之一。根据印度政府规划,到2022年印度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00GW。作为较早进入印度市场的国际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久经考验的产品品质,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逆变器供应商之一。目前,阳光电源在印度的装机容量已超过2GW,并参与打造了多个当地光伏标杆项目。

7月27日,阳光电源在印度班加罗尔工厂举行了隆重的投产仪式。该工厂年产能为3GW。这是阳光电源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基地,标志着公司在印度乃至整个海外市场的成功。业务发展将迈入新的里程碑。

中国光伏产业正处于平价上网前夜

7月8日,曹仁贤在2018光伏领袖峰会上分享了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判断。他表示,我国光伏产业正处于平价上网前夜,企业要强化内功,在研发、创新、营销等方面不能放松。曹仁贤指出,光伏发电发展前景良好,正逐步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100%清洁能源供电是可以实现的。

光伏与储能一体化是加速光伏快速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大型地面电站增加储能,可以对电网进行调峰调频,提高电网稳定性和电网线路利用率,还可以平滑光伏出力,减少对电网的影响。因此,大规模新增储能将有利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于光伏与储能系统融合后的未来能源新形态,曹仁贤表示,通过光伏系统新技术的应用,用电成本将不断降低,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将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降低储能成本。未来,储能将与光伏发电等紧密结合,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并高度参与电网建设。

曹仁贤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光伏发电将很快实现平价上网,两三年之内。该公司已经实现或接近实现在特殊区域和照明非常好的区域实现经济实惠的互联网接入。东部地区阳光较差,还要再等两三年。不仅是太阳能组件和逆变设备,系统优化技术也能确保公司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进一步降低成本,让更多人用上清洁电力。

曹仁贤表示,公司最初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已基本实现。在此背景下,公司做出了重大愿景调整。新的愿景是成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与此同时,阳光电源也提升了公司的使命“让每个人都享受清洁电力”。

“当我们所有人都享受到蓝天、白云、绿色能源时,我们的使命就完成了。”曹仁贤说道。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