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阳能 硅料厂商(硅料价格腰斩)

硅料厂商(硅料价格腰斩)

太阳能 2024-05-12 01:45:30 419 能源网

2022年,硅材料将掀起另一波涨价潮。价格从2021年初的8.76万元/吨飙升至目前的30万元/吨,涨幅超过242%。光伏产业“暂停键”尚未按下。链条中最大的症结所在。对此,在市场供应紧张带来的巨额利润驱动下,昔日的硅片企业异军突起,以更加激进的扩张热情重回硅片赛道。

“反杀”硅材料

首当其冲的是光伏老牌南玻A,此次以更加激烈的扩产计划,再次“杀”多晶硅赛道。6月中下旬,南玻A发布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28亿元,投资5万吨高纯晶硅等项目,建设工期20个月。对于南玻A这样一家历史悠久的光伏玻璃企业来说,多晶硅一直是该公司打造光伏全产业链计划的核心部分。早在2005年,多晶硅的价格就开始大幅上涨。南玻A已开始筹建高纯晶硅生产线。两年后,15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正式拉开了公司多晶硅产业的序幕。2015年,南玻集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新增投资9亿元,扩建年产3000吨超纯电子级多晶硅和2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然而,贸易战和5月31日之后,光伏行业整体遭遇挫折。硅料价格跌破80元/公斤。包括南玻在内的大量硅材料企业停产。此后就很少有关于硅材料的消息了。

直到2022年一季度,南玻A才宣布复产,并在规划的5万吨产能基础上,再投资2亿元建设1万吨高纯晶硅产能。这意味着上述产能实施后,南玻A多晶硅产能将达到6万吨。值得注意的是,CSGA此次瞄准的是N型技术。即将投产的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将按照N型电池对高纯晶硅的质量要求进行顶层设计。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多晶硅领域的企业之一,江苏阳光对多晶硅项目的投资可以追溯到2006年。江苏阳光与中国有色金属(宁夏)合资成立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和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计划在宁夏石嘴山建设4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并于2008年12月成功启动一期1500吨多晶硅试生产。但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宁夏阳光因投产延迟,错过了前期多晶硅价格高峰。此后,因欧美对华“双反”调查,多晶硅再次受挫,连续亏损。2013年,宁夏阳光硅业破产,慢慢淡出行业视线。

与南玻一样,江苏阳光也热衷于多晶硅的发展,并以更大的势头再次进军该领域,意图打造光伏全产业链。2022年4月,江苏阳光宣布拟在包头市九原工业园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棒(含切片)、10GW电池及组件项目,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不含电站)约200亿元。此次巨额投资宣布后,江苏阳光立即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询问220亿元投资的可行性。对此,江苏阳光在回复问询函的公告中表示,投资光伏新能源项目看好行业发展前景,目前仍处于意向初期阶段。

合盛硅业深耕多晶硅上游原材料硅基材料领域多年。为拓展业务领域,公司宣布向下游拓展的经营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和盛硅业的本次投资不仅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公司此前拥有一座产能1500吨的多晶硅工厂,并拥有人才和技术储备。

多晶硅的“黄金”发展期不仅吸引了国内企业,也让REC、OCI等老牌海外硅龙头看到了发展的希望。2020年初,韩国领先的多晶硅公司OCI宣布关闭韩国两家缺乏竞争力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工厂,只留下马来西亚工厂。2021年中期,有消息称OCI正在考虑将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多晶硅工厂从目前的3万吨扩大到9.5万吨。

挪威老牌多晶硅生产商REC因流动性问题和中美贸易战影响,于2019年关闭了工厂。今年年初,瀚华扩大一体化产业布局,投资超过2亿美元,成为RECSilicon第一大股东。REC的多晶硅产能即将重启。

新一轮光伏洗牌即将来临

老兵重回战场,要么打造一体化产能,扩大规模和成本优势,要么押注下一代技术,都显得信心十足。与此同时,通威、协鑫、大全、新特能源、亚硅五家龙头企业继续加速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而吉利、暴风集团、青电能源、亚王能源集团等企业目前跨界而来,多晶硅赛道热闹如沸油。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这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先投产的企业将享受市场带来的红利。

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06年,目前硅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十多年前硅为王的时代非常相似。各界资本纷纷涌入硅材料领域,企业纷纷投资多晶硅赛道。最终,多晶硅材料将从供不应求走向供过于求。随着市场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不具备成本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

从目前产能增速来看,这一轮硅片洗牌即将开始……

从硅产业分会的统计来看,2022年一季度新增多晶硅产能15万吨,二季度6.4万吨,三季度39万吨,四季度14万吨。到年底,多晶硅产能将由年初的52万吨增至年底的126万吨,增幅142.31%。

2023年硅材料市场供应量将再次增加,其中四川永祥12万吨、大全10万吨、亚硅三期4万吨、和盛硅业约10万吨,宝丰、润阳、晶诺约15万吨。新增产能将集中释放。据硅业分会统计,2023年底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25万吨,产量预计将达到146万吨。进口10万吨,累计产量将达到156万吨,可生产600GW光伏产品。

据CPIA预测,2022年至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增长率分别为28%、14%、10%和10%,对应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218、248、273和300吉瓦。未来多晶硅供给过剩的局面显而易见。不可避免的是,“淘汰赛”即将开始。新一轮洗牌下,谁能胜出?

硅料厂商(硅料价格腰斩)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