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然气 中石油海外布局(中石油走出国门)

中石油海外布局(中石油走出国门)

天然气 2024-03-27 13:27:48 980 能源网

2010年8月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中石油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国际)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旗下澳大利亚壳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最大的澳大利亚煤层气项目耗资35亿澳元。收购生产商ArrowEnergyCorporation(以下简称ArrowEnergy)。从今年3月份开始,经过半年的努力,中石油终于如愿以偿。

中石油携手壳牌,终于如愿以偿,将澳大利亚最大的煤层气生产商纳入旗下。

2010年8月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中石油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国际)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旗下澳大利亚壳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最大的澳大利亚煤层气项目耗资35亿澳元。收购生产商ArrowEnergyCorporation(以下简称ArrowEnergy)。从今年3月份开始,经过半年的努力,中石油终于如愿以偿。

不过,对于此次收购的具体价值存在分歧。有分析指出,中石油在煤层气开采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而且由于中澳地质不同,壳牌技术在中国应用也很困难。中石油海外煤层气开发究竟打算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中石油是用作ATM机吗?

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将拥有Arrow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煤层气资产和国内电力业务、澳大利亚壳牌在昆士兰州的煤层气资产以及澳大利亚壳牌在格拉德斯通柯蒂斯岛的煤层气资产。(柯蒂斯)拟议的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幸福的结局。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州州长白力表示,此次交易不仅带来了壳牌在液化天然气和中国能源市场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交易完成后,CSSCG(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将加快柯蒂斯岛液化天然气田的竣工,该项目每年可处理多达1600万吨液化天然气,并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

壳牌对于此次收购也非常满意。此次交易结合了壳牌在LNG(液化天然气)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中石油在中国能源市场的渠道,以及ArrowEnergy提供的煤层气资源和专业知识。它将极大地巩固澳大利亚在能源和资源供应方面的全球领导地位。

中石油并不处于劣势。与壳牌合作,除了避免因其国有背景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收购问题外,壳牌在煤层气开采方面也拥有成熟的专业知识。“与国外相比,中石油的煤层气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平安证券研究员杜志强表示,“不仅在国外,即使在国内,煤层气开采也是与国外合作进行的。”“国外公司缺乏技术。”他介绍说,煤层气开采技术在美国已经发展起来,已有七十年、八十年的历史,技术已经成熟,并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正是美国煤层气开采技术的成熟,减少了美国对天然气进口的需求,拉低了当前国际天然气价格。”

不过,杜志强表示,虽然ArrowEnergy的煤层气质量和公司业绩仍然不错,但35亿澳元的收购价格偏高。对此,CCVI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认为,收购价格的确定非常复杂。不仅取决于收购是否包括资产之外的技术团队,还取决于被收购业务的未来定价。

“中石油在煤层气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电力也不是中石油擅长的领域。投资一个自己不熟悉、有优势的领域,没有风险意识。”崔新生认为,这笔交易应该是澳大利亚壳牌的融资行为,却白白将中石油当成了提款机。

对于壳牌煤层气技术的借鉴,崔新生表示,“地理结构和地质条件不同,该技术的参考意义还有待证实。”[页]

国内矿业困境

事实上,中石油在国内煤层气的布局并不是刚刚开始。早在1996年,拥有丰富煤炭资源和开采经验的中石油与中煤集团各持股50%组建中联煤层气公司,致力于煤层气业务。

中国已探明煤层气储量约为1654亿立方米。不过,中石油煤层气高级工程师李桂忠告诉《英才》记者,从土层来看,国内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与国外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开采难度较大。也比较大。

此外,“煤层气开采技术不达标,也导致短期内开采量不大。”杜志强说道。

此外,煤炭与煤层气采矿权审批分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层气的开发进度。杜志强介绍,煤层气与煤伴生,但煤埋藏较浅,煤层气埋藏较深。但煤层气开采的审批权只有中央政府,煤炭开采的审批权在地方政府,造成权益不一致。

“审批部门的差异,导致能够获得煤炭、煤层气权益的企业不一致,矛盾就体现出来了。”杜志强说,“先开采煤炭还是先开采煤层气,采用哪种技术开采都是矛盾的。这也是煤层气没有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由于煤层气开采成本较高,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开采。“有这样的能源,还不如直接开采煤炭,利润会更多。不过,现在有了洁净煤的政策支持,国内煤层气开采已经成为大趋势。”

虽然中石油涉足煤层气很早,但大规模布局煤层气是在2008年与中煤集团分离后才开始的。据了解,200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号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前,煤层气资源对外合作开采由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独家进行。但《决定》号文件下发后,就开放了油气田煤层气开采权。

《决定》号文下发不到一年,中石油与中煤集团分家,开始独立开发煤层气。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油可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面积为16.1万平方公里,拥有煤层气资源量约16.48万亿立方米,占已登记区块资源总量的69.6%。

今年以来,中石油仍在加快煤层气开发。8月16日,中国石油与河南煤化工公司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研究地表排水技术。中石油与BP也在新疆吐哈盆地沙尔湖区块达成合作意向,正在探讨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天然气是未来的亮点。中国石油的部分煤层气资源分布。中国石油的部分煤层气资源分布。中国石油在这方面的资源配置和早期投资在全国具有很大的优势。”杜志强说,“一方面是资源优势,中石油拥有的天然气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70%,另一方面是管道运输的优势。中石油管道运输也占70%-80%,煤层气一旦实现规模化开发,离不开开通天然气管道运输。

中石油海外布局(中石油走出国门)

然而,“煤层气的勘探开采也面临着成本高、不经济的问题。”崔新生说,“山西能源基金本来是煤层气专项基金,后来没做什么。这是因为煤层气短期内无法获得效益,但长期来看,需要能源战略布局考虑。”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