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炭 焦炭第一轮提降(2020焦炭第七轮提价)

焦炭第一轮提降(2020焦炭第七轮提价)

煤炭 2024-04-21 03:02:23 22 能源网

周二黑色系列普遍弱势,双焦点跌幅大于铁矿石和钢材。

“上周铁水产量环比没有增加,有见顶迹象,基础修复后,原材料跟随铁水下跌走弱。”广发期货黑色首席分析师周民波表示。

周度供需缺口指标和库存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黑队组长邱一红告诉记者,8月下半月螺纹钢期货下探支撑位,螺纹钢期货下行测试支撑位。随后随着仓位移至不同月份,螺纹钢期货2310合约开始进入振荡格局,下方有部分宏观利多数据和粗钢平控消息支撑,但弱势驱动的现实并未改变,上方压力依然存在。仍在争夺。事实上,上周黑色系普遍上涨的过程中,基本可以认为市场的表现只是粗钢平准调控政策和宏观利好政策更加频繁的释放,促使部分空头离场市场早盘,加速市场仓位转移。月来,基本面格局并没有明显优化,也没有影响钢价运行中现实疲弱的主要逻辑地位。因此,近期黑色板块的普遍下跌,基本可以看作是情绪扰动之后回归到原来的逻辑。

焦炭第一轮提降(2020焦炭第七轮提价)

目前的钢材消费量有变化吗?对此,周民波告诉记者,钢材供给较高,而需求疲软,库存季节性积累,但总库存压力并不大。铁元素供应量同比增长4.7%,其中铁水增长5.8%。今年铁元素更倾向于五大材质以外的钢材。五种主要材料减产去库存。后期需求边际变化需要跟踪非主流材料的库存。“我们跟踪的钢材、钢管、镀锌等材料淡季库存积累不高,从品种来看,螺纹钢供需均疲弱,产量同比下降4%。旺季库存积累不大,热卷供应稳定,需求疲软,累计产量同比持平,累计库存同比呈上升趋势。

邱一红还告诉记者,目前钢材市场消费端没有明显变化。建筑业PMI指数创十年来第二低。房地产市场基本靠“保交房”举措支撑。建筑业PMI新订单指数创近15个月新低,销售价格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也处于低位,房地产指标月值也遵循季节性走弱的格局,维持为同期最低水平。商品住房库存消费比再创新高,高库存对投资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作用还在加强过程中。二季度以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节奏整体放缓,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逐步放缓,拖累了基建项目进度。主要工程机械设备产销表现也较为疲软。因此,虽然整体基建端有预期9月份专项债发行高峰将提振投资数据,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薄弱制约。我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仍处于下降趋势,其中汽车、白色家电和造船行业表现相对较好,对钢铁和汽车出口也有一定支撑。

钢材供应方面,8月份,全国多地传出2023年粗钢平准产量调控政策的信息。当月日均铁水产量从近241万吨增至245.6万吨左右的高位,7月份部分高炉进行了检修。生产也已于八月恢复。总体来看,预计8月份粗钢产量减少幅度有限,整体粗钢产量仍处于高位。“如果考虑粗钢平准调控政策的实施,最有可能的实施时间是9月和10月。那么从现在起最低点的日均粗钢产量可能会减少至少40万吨,所以只要这个政策如果有的话,那么还是存在比较强烈的供应压缩预期,不过执行起来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但是真正供应收缩的时机还是可以视为铁矿石由强转弱的充分条件”。邱一红说道。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周度供需缺口指标和库存结构来看,当前螺纹钢产销量同比增速呈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主要是由于螺纹钢产量减少以及库存量下降所致。表面需求的增加,对应于代表性建筑材料的下降。库状态,但速度较慢。热卷产销量同比增速差异持续扩大,主要是由于热卷产量与表面需求同步增长,且由于热卷利润略好于螺纹钢,出口情况相对较好乐观来看,产量增幅较为明显,对应代表板块处于积压状态。虽然目前螺纹钢和热卷表面需求环比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能够化解压力风险的水平。当前钢材市场基本面的持续优化还有待观察。

原材料基本面继续向好。“原材料方面,上周国外矿石出货量和港口到港量环比增长,并重回同期高位,铁矿石供应端压力有加强迹象。虽然铁矿石港口清关量年内第二高点使得铁矿石到港与疏浚增速差异仍在零轴下方,但从增量分化来看,铁矿石疏浚整体增量略低于因此,铁矿石到港和疏浚增速仍处于零轴下方,增速缺口环比呈现加强趋势,预计铁矿石基本面也将边际宽松。邱一红说道。

记者注意到,周二,焦炭首轮降价基本生效,降幅在100-110元/吨。“目前焦化行业盈利能力尚可,供应量稳步增加。随着物流环节的恢复,下游钢厂到货情况有所好转。部分高库存钢厂有一定程度的成交量控制,但成交量较低-库存钢厂仍按需采购,短期来看,焦炭市场基本面持续向好,考虑到钢价压力以及粗钢平控预期反复,市场看空预期依然存在。未来,我们将关注旺季钢材需求的韧性以及原煤的价格表现。”汾渭能源价格中心主任刘彦军表示。

邱义红认为,第一轮焦炭减产在预期之中,但由于近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焦煤供应略显紧张,铁水产量持续处于高位。焦炭刚性需求依然存在,部分焦炭企业有所抵触,但从下游利润和铁水产量来看,焦炭首轮降价已成必然。目前,产区部分煤矿仍在安全检查中,焦煤供应紧张的局面没有改变。但首轮焦煤推出后,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由于利润较低,库存补至中层,下游开始控制焦煤到货。货物状况。从焦炭供应情况来看,虽然焦化厂实施了降价,但依然盈利,开工焦炭生产的积极性没有改变。但下游铁水产量已基本见顶,市场预计炼焦煤、焦炭需求减弱。此外,后期随着陕西煤矿复产,焦煤供需将逐步缓解。预计由于双焦需求减弱,价格压力仍较大。

“焦炭供需双双增加,库存低位有所增加。‘双焦’市场的矛盾在于炼焦煤。前期国内煤矿产量高位回落,市场上涨修复基础但蒙煤清关持续高位,基差持平后,叠加铁水见顶迹象,价格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周民波表示,焦煤前期主要交易逻辑是收缩钢厂利润,具体表现为原材料上涨修复基差,钢材下跌。近期,随着近几个月原材料基础的恢复,钢厂利润企稳。螺纹钢利润大幅扩张。预计钢厂利润压缩即将结束。从近期价格表现来看,原材料价格出现见顶回落迹象。钢材跟随原材料走弱,热卷走弱于螺纹钢。近期有可能开始交易铁水下跌对原材料的负面反馈。

“金九银十”值得期待吗?邱一红告诉记者,8月份以来,黑系操作的主要逻辑已经从预期回归现实。9月是传统“金九银十”需求季的开始,现实驱动的成交逻辑占比仍将偏高,“旺季不强、旺季不弱”的规律“淡季”对钢价来说依然有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更倾向于短期的调整可能还没有结束,而是因为换仓和市场消息的干扰而暂停了。基本面风险还需要释放,盈利模式需要调整。”待重塑,除非钢铁供需增速差距能够继续缩小。”

“黑色系列上下游品种基差基本持平,高铁水产量支撑原材料估值高位。随着钢厂利润缩水甚至亏损,预计预计钢厂产量易降难增,原材料估值也跟随铁水走弱,带动钢价走弱震荡,后期重点关注关于触底反弹政策带来的需求不确定性。”周民波说道。

邱一红认为,目前利润最好的是上游焦煤和铁矿石端。不仅利润高,而且库存也低。从产业链利润格局的平衡来看,上游利润向下游转移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需要原材料端的负反馈带动成品的调整。此外,近半个月铁矿石价格出现反弹,估值也相对较高。后期估值回归要么通过原料补货,要么通过铁水产量大幅下降,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时间,因此短期铁矿石基本面很难快速扭转。蜗牛矿比行情或许还没有结束,但在这个位置上铁矿石的上涨空间却变得更加困难。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