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炭 焦煤疯涨(焦煤供应最新消息)

焦煤疯涨(焦煤供应最新消息)

煤炭 2024-04-26 20:40:27 145 能源网

随着春节临近,随着部分煤矿放假时间逐渐增多,钢厂、焦化厂焦煤补货已接近尾声。加之焦炭市场两轮降价,焦煤市场略显疲软。由于部分需求依然存在,春节期间焦煤市场大幅下跌的空间并不大。后期,随着钢铁产量减少、焦煤进口增加,焦煤市场将面临价格回归压力。

煤炭产量大幅增长,供应能力充足,焦煤资源增量有限。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约为44.5亿吨,同比增长8%,增加煤炭3.2亿吨。预计全年中长期动力煤合同实际实现量约为20亿吨,2023年中国煤炭长期协议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至26亿吨,覆盖率8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产量增量大部分是动力煤,炼焦煤没有明显增量。与此相对应,煤炭相关行业消费呈现需求减少、产量下降的趋势。

据统计,2022年1-11月粗钢产量下降2.2%,水泥产量下降1.8%,电力仅增长0.8%,焦炭产量万吨,同比年增长0.7%。

大部分煤炭消费行业出现负增长或小幅增长,但大家都感觉煤炭市场依然紧张,形成需求减少与市场紧张的悖论。据业内人士讨论,煤炭产量增加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原表外产量纳入表内统计、煤质下降导致消费增加、上述因素可能导致煤炭产量“虚高”,而实际需求并未明显增加。

总体来看,煤炭供应保障的实施,有效避免了因国际煤价大幅上涨和俄乌冲突引发的供应紧张引发的国内恐慌,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长期合同价格的相对稳定,为稳定电价和能源成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焦煤补库积极性减弱,焦煤增量不足,部分品种有所回落。

2022年12月中下旬,随着疫情防控力度减弱,煤矿开工率较前期有所上升,用户补库需求短期内将支撑焦煤价格上涨。但随着年末临近,下游需求明显放缓,下游市场采购热情减弱,贸易商对焦煤需求减少,影响了部分煤种的报价。与此同时,拍卖市场成交萎缩、价格下跌。考虑到春节临近,部分煤矿有放假计划,焦煤增量有限,市场供应难言宽松,对部分煤种价格仍构成支撑。

焦煤疯涨(焦煤供应最新消息)

目前山西吕梁地区主焦煤(A9.5、S0.8、G85)出厂价2560元/吨,主焦煤(A9.5、S1.3、G78)有所下调上涨70元至2380元/吨。冀南地区主力焦煤(A11、S0.8、G85)上调30元至出厂价2450元/吨;日前,笔者在山东等地进行了调查。大部分焦化厂焦煤库存都在15天以上,山东个别焦化厂达到20天以上。但焦煤厂开工率仅为50%-65%,焦煤需求大幅下降。

焦炭价格两轮下调200-220元/吨,煤炭、焦炭上涨势头受到遏制。

继2022年11月焦炭价格四轮上涨后,新年10天内又出现两轮降价。近期钢厂阶段性补库即将结束,库存基本处于合理水平。同时,受钢铁市场消费淡季影响,焦炭采购热情有所放缓,大部分焦炭采购以需求为主。随着部分原煤价格下跌以及产区叠加,库存逐渐显现。从情况来看,焦炭基本面进一步转弱,盈利再次转亏。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焦化厂每吨焦炭损失在20至110元之间。钢厂和贸易商对后市预期较低,买货意愿减弱,钢厂亏损局面尚未扭转。有打压焦炭价格的需求,焦炭市场仍有下跌空间。目前主产区准一级冶金焦价格在2560元/吨左右。

后期焦煤市场研判

1、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有力,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逆势上扬。

预计2023年GDP增速在5-6%之间。拉动内需是稳增长的核心任务,较上年水平将大幅回升。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国内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将明显回升,将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应各项房地产政策调整,房地产市场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走出低迷,房地产是经济的拖累。疫情影响预计减弱;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增长,政策不会大幅回落,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支持将保持一定的力度,这也是支撑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因素。消费增长。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逐步放松,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并不一定体现在基础能源或大宗商品的消费上。科技、电子、金融、医疗、文化旅游等都不是以增加大宗消费为基础的。增加。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对煤炭市场有一定支撑作用。

2、钢材平准化调控继续实施,粗钢产量持续减少。

冶金规划院预计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10.0亿吨,同比下降1.0%,生铁产量8.42亿吨,同比下降20%万吨。铁矿石消费13.3亿吨,同比下降2.3%;其中铁矿石进口10.7亿吨,同比下降2.7%。2023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为9.1亿吨,同比下降1.1%。总体来看,2023年国内钢铁行业市场需求存在小幅下滑的可能性,同时内需逐渐走强,外需则面临减弱的风险。按2023年生铁8.42亿吨计算,焦炭消耗4.21亿吨,炼焦煤消耗5.47亿吨。可乐消费量有所下降。

3、焦炭产能大幅增加,并有过剩趋势。

预计2023年全国将淘汰焦化产能3000万吨(山西4.3米焦炉仍在淘汰中),新增焦化产能约5000万吨。焦化总产能将继续保持净增长趋势,达到5.8亿吨左右。粗钢产量持续下降,焦炭产能再现过剩。因此,我们看到焦炭价格波动较大。当行业利润水平较低时,随时减产,抑制产能利用率,调整产量成为平衡市场的手段。一旦利润水平恢复,产量就会快速增加,而产量一旦增加,就会导致供给过剩,压低价格。2023年焦炭价格仍将大幅波动,加上国际需求减少,预计2023年全国焦炭供需将出现过剩,年均价格存在下行空间。

4、焦煤进口增加应无悬念,焦煤资源有望松动。

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焦煤5737万吨,同比增加1028万吨,增长21.8%。其中,蒙古焦煤2160万吨,同比增加841万吨;俄罗斯炼焦煤1933万吨,同比增加973.2万吨;加拿大炼焦煤759万吨,同比减少44.9万吨;美国炼焦煤420.6万吨,同比减少510万吨。

从国内煤炭产量来看,2023年新增焦煤产能占比很小。根据能源局在建产能清单,剩余投产焦煤产能不足2021年焦煤产量12.54亿吨增量的1%。预计国内焦煤供应将2023年几乎没有弹性。

进口是焦煤资源最大的变量。虽然2023年起恢复煤炭进口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35-75元,但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蒙古国航运能力的增强以及一些主要进口国贸易流向的重组带来的进口增加。目前枫泾焦煤(CIF)价格为325美元,折合人民币2579元/吨,仍有竞争力。但如果价格超过340美元,即高于国内价格,进口数量可能会减少。近三年来,国际焦煤贸易流程得到重构。即使再次重建,也需要时间。预计年内将恢复到15-2000万吨。预计前三大炼焦煤进口国为蒙古、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炼焦煤进口总量约为7000万吨。

总体判断:

2023年,粗钢产量继续下降1%,焦煤产能过剩,焦煤进口增加,资源宽松。但下游需求的释放尚需时日,部分国家进口量的增加也将改变部分煤炭消费结构。优质焦煤(低硫、低灰、高强度、高附着力)仍将出现结构性紧张,全年焦煤综合价格中心存在下行空间。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