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力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 2024-03-03 12:31:04 696 能源网

“加快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切实减轻基层一线负担和压力”。今年年初,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在国家电网公司第三次、第四次职代会和2019年工作会议上同时被提及。

创新并不总是意味着“从头开始制造一些东西”,还包括寻找新的方法来连接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基层减负的“携手”,是有效“松绑减负”的新尝试,激发出许多未知效应。

前端移动应用业务的“减法”

“嘟嘟嘟……”随着手持移动终端的一声响起,不到十秒的时间,供电所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扫描电能表条码、录入电表资产编号等一系列工作。保存信息,上传工单。行动,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的。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白马供电站台区经理石宝华介绍,过去为客户新装电表或上门抢修并不困难。以帮助恢复供电。真正难倒他的是如何快速、良好地将抢修过程记录上传到系统中。

过去一段时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强劲,移动运营大规模涌现。交通检验、营销、建筑、安监等专业均开展内网移动应用建设和终端分发。当型号、运行版本复杂的移动终端遇到研发技术标准不一致的客户时,不同专业的客户端无法安装在同一终端上,并且由于两者不兼容而导致终端数量增加。爆发式增长,出现了“一人多终端”的问题。基层员工外出工作时,有时甚至需要携带三四个终端,重复操作浪费大量时间。

基层长期“负重前行”,亟待全新变革。当公司下达移动工作终端功能集成命令时,加快信息系统终端集成不仅成为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减负的有力举措在基层团队上。公司迅速运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大幅提升业务质量和效率,各省公司也积极推进移动运营终端一体化。

为实现从“一人多终端”到“一人一机、一机多能”的转变,国网江苏电力从统一专用终端控制、统一应用商店、统一应用商店三个方面入手。安全管控,优化技术路线,开发统一终端,全面规范移动终端移动应用建设,确保多种专业应用在同一终端上便捷高效使用。针对原有移动设备安全追踪困难、设备接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国网江苏电力还建设了移动设备安全管控系统,采用移动设备“五位一体”在线管理SIM卡、安全证书、终端、移动应用和客户可实现终端网络接入、在线监控和远程控制,保证移动操作安全的同时减轻负担。

在江西,不少供电站一线队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人多端”的情况。重复操作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国网江西电力调研1746个班组,探索移动智能仓储、电网资产编码等内网移动应用,梳理出“一人多终端”班组82个、在用终端1629台。通过账户整合和自适应改造,升级移动应用支撑平台,有效解决“一人多终端、一终端一应用、应用效率低”的问题。至此,抄表员、营销员、监察员、客户经理等一线员工常见的担忧都消失了。

“换挡站(室)末端服务一体化”是国网湖南省电力今年16项重点工作之一。针对“一申请、一终端、一人多终端”、班组业务系统入口不一致、多个系统重复切换、人工报表工作量大等问题,国网湖南电力力求便捷应用方便快捷,促进基层减负,通过移动终端与应用的融合,可以有效减轻基层负担。现在,“一人多终端”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同时,国网湖南电力还创新研发了方便基层业务应用的工作台。工作台兼容多种浏览器,能够适应多种系统的认证和登录需求,实现多种功能授权和各类报表在线集成。如今,已有超过名基层员工使用了工作台,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关键业务,轻松出行,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集成移动操作终端6.8万台。“一人多终端”问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基层减负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后端数据整合共享的“倍增”

解决“减轻技术负担”的算术问题,除了计算前端移动应用业务的“减法”外,还需要计算后端数据整合共享的“乘法”。

对于企业来说,在海量数据中“挖掘金子”、让共享数据发挥乘数效应的前提是,将大量分散的“数据孤岛”一一打通,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同时减轻企业负担。深入基层,让数据真正“物化”。充分利用它”。

在基层,数据信息共享不足往往给团队带来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随着国网湖北电力研发的“供电所透视窗”系统于4月1日全面上线,1049个供电所已成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相比过去需要几个人花费的时间,现在监控员获取客户电表信息、访问营销业务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PMS2.0、、量价等只需10分钟一键收费。利用5个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37个监控主题从变化汇总到明细输出的全流程运行。行动的速度、获取的便捷性、数据的完备性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

通过打通孤岛,让数据融合、共享、互联,其效果不仅仅体现在“便捷、快捷”的层面。湖北武穴市供电公司利用“供电站透视窗”开展“双费提升竞赛”。台湾区线损合格率从2018年初的85%提高到2018年底的95%。隔壁的蕲春县供电公司也推广应用了“配网实时监测”工具实现对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体检”,旨在解决因团队排查不及时造成的客户投诉问题。2018年,蕲春县供电公司投诉总量同比下降29.03%,10kV高压故障平均处理时间同比减少55分钟。其中两个供电站实现了“零”投诉。

“数据+工具”的深入应用,不仅促进了运维、营销等跨专业数据资源的整合,也让可视化探索、应用场景自助分析等功能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高端科学。对于广大基层员工来说,是一项踏实的新技术。国网山东电力通过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成果形成公共基础组件,并融入到移动应用中,减少人工录入的同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自己“思考”更好地把好地用好,提高基层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科技减负”落到实处。

在“送数据下基层”过程中,国网湖南电力向基层提供自助数据服务,根据基层需求提供成熟、低门槛的数据工具,用大数据思维破局。专业壁垒,开展“商业运作”。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跨专业、跨系统的数据集成和整合,例如“分销数据集成”、“经济、法律、ERP、财务控制集成”和“行业和金融深度集成”等,端系统整合与集成,促进终端应用集成,促进跨专业数据集成、开放、共享。借此,现场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可以自动发送给团队,现场通过移动应用输入客户信息,一键生成调查方案。这不仅减轻了基层负担,而且做得更好、更快、更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

现在,“减轻技术负担”的算术问题还远未完成。更多的方法、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待着新的探索和尝试。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基层减负的空间将得到延伸和拓展,未来的技术应用场景也充满更多可能性。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