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力 新型电力装备(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新型电力装备(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电力 2024-05-09 08:27:53 259 能源网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想改变。”经济新常态下,装备制造市场当前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如何面对挑战、逆势突破?设备租赁模式的出现对产业链有何推动作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斌表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坚持自主创新,理顺产学研用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租赁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一种。方法创新,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又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团队走出去”。

记者: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如何?它面临哪些问题?

新型电力装备(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陈斌:中国装备制造业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引进成套设备,然后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现在是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显着提升,特别是在电力装备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们的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包括特高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我一直认为,电力行业,包括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是我国“走出去”具有优势的行业,甚至比高铁、地铁还要好。

但我们也面临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市场和需求总体放缓。另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重大技术装备或多或少都需要进口一些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升值空间最大、价值最高的。有技术含量。如果没有这些零部件,成套产品和设备的升级就很难。

许多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这些核心技术,合资企业演变为独资企业,形成垄断,恶意压低价格,堵塞了国内产品的增长空间。国内一些企业也愿意使用进口设备。正是因为他们依赖进口,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和产品,才导致我们调整结构、研发创新困难。

记者: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陈斌:首先是体制机制问题。我曾建议取消进口设备的一切减免税政策。相反,应该鼓励有自主研发的企业。鼓励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和预算内投资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牵头采购企业创新产品。

高端装备国产化应成为国家意志,政府应保护和利用好配套项目这一宝贵资源,使之成为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孵化器。

进入“十三五”,高端能源装备由大到强的目标更加明确。电力设备等优势行业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常规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积极推进重型燃气轮机、大型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光伏等发电设备、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高效储能设备国产化、先进电力电子器件等

记者:经济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哪些新挑战?他们该如何实现突破?

陈斌:经济新常态下,机械工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更加活跃,高端装备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大型核电、水电、火电和风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长输天然气管道。增压站设备等高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着提高。

但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些硬的事情,更要注重“软环境”的营造。比如,技术、标准、规范的提升,就是工业强国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合理化,包括研发创新体系。尤其是企业和大学的关系、和科研院所的关系、和银行的关系等等,只有理顺这些关系,建立非常健全的制度,才能让产业真正做大做强。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自主创新和长输天然气管道增压站设备国产化,证明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密切合作对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弘扬这一经验。

记者:为了启动特高压大规模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特高压设备租赁公司。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租赁信息和重大设备的资源共享。你觉得这个模型怎么样?

陈斌:租赁模式其实由来已久。这是企业组织的创新。但它在我国却长期没有发展起来。我赞成成立租赁公司,特别是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我曾经提出建议,工程机械行业利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设立设备租赁公司,包括工程机械公司、交通运输部门、施工单位等,通过模式创新避免恶性竞争。

国家电网公司的这一行为值得肯定,特别是对于大型施工设备。其残值非常高,一台机械可能可以使用几十年。通过租赁来组织过剩的产能是非常好的。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这种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也能带动上下游装备企业的发展。

记者:租赁公司能否成为全球化企业?

陈斌:当然。比如特高压设备租赁,项目在哪里开工,施工方就可以跟到哪里建设。国外也有不少租赁公司是国际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企业必须在法律法规规范、管理体系先进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运营。

能源网 Copyright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467号-3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478923@qq.com